Louis Wellness Recipes《陆医师汉方养生帖新书》
Available now in Popular Bookstores in Malaysia & Singapore
现已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众书局发售
《陆医师汉方养生帖新书》分为6个章节:
1.心脏篇:心,一身之主,主明,则下安,以此养生,则寿
2.肝脏篇:肝,将军之官,主疏泄。 实火则怒,怒伤肝
3.脾胃篇:脾为后天之本,使“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”。 脾虚而百病生
4.肺脏篇:肺为娇脏,气之本也,司呼吸,主毛皮
5.肾脏篇:肾为先天之本,主命门,藏精气,生骨髓。 主水,生命之根也
6.免疫系统篇
中医养生的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运用天然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来调整体质,平衡阴阳,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,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长寿,甚至还能保持容貌 青春美丽。 中医养生越来越流行,广受世人推崇与接受,简单的提一下它的起源:
1.黄帝内经: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《黄帝内经》,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,分为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两部分。 其中,《素问》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,提出了「阴阳平衡」、「适应自然」等养生原则。
2.道家思想: 道家的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道家注重顺应自然、追求生命的和谐,这些思想渗透到中医养生的理念中。
3.经验总结: 中医养生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。 古代医家透过观察大自然、研究人体、总结医疗经验,逐渐形成了养生的理论架构。
而中医养生会如此的流行,则是通过诸多方面的传承与演变,才奠定今天的规模与成就:
1.历史传承: 中医养生理论经过数千年的历史传承,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。 古代的皇室、士人,以及一般百姓都对中医养生有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。
2.社会流行: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,中医养生在现代社会中仍受到重视。 许多人透过食疗、中药调理、针灸等方式,尝试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。
3.文化传承: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在家庭和社会中传承广泛。 许多中医养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透过书籍、传统文化节庆等途径传承给后代。
4.现代研究: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中医养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。 现代医学和中医养生的相互交流,促使一些传统的养生理念得到了科学验证,并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。
中医养生注重整体平衡,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和医学理念,强调通过调节饮食、生活方式和情志,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。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医养生的日常心得:
中医养生,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健康学问,秉持着“治未病”、“调和阴阳”、“通致和灵”的理念。 在日常生活中,我逐渐体会到中医养生的智慧,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,让我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。
首先,中医养生非常注重饮食的调理。 根据中医理论,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对身体有着不同的影响。 我在日常饮食中尝试着遵循“五味调和”和“养阴平阳”的原则。 例如,夏季多食用清凉解暑的食物,如西瓜、黄瓜,以平衡体内的阳气;冬季则注重进补,多食用温补的食材,如山药、桂圆,以滋养阴虚的身体。
其次,适当的运动对于中医养生至关重要。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,强身健体。 我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,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晨间慢跑、太极拳等。 这不仅有助于体能的提升,还能调整情绪,保持心灵的宁静。
除了饮食和运动,情志调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环节。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联,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脏腑的运行。 我学会了运用中医的情志调理方法,如冥想、气功等,来平和情绪、积极应对生活的种种挑战。 这使我更好地理解了“喜怒哀乐,志在其中”的中医理念。
另外,中医养生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。 我尝试适应不同的季节变化,调整作息,与自然同步。 夏季避免暴晒,保护阳气;冬季则注重保暖,防寒保阴。 这种与自然的共生共存,使我更加觉得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。
总的来说,中医养生不仅是一种保健方式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 通过日常的细致调理,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,心灵更加宁静平和。 中医养生的理念深深融入我的生活,成为我追求全面健康的动力和指引。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,中医养生的古老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,使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,迎接每一天的健康生活。